翘板开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,可能因触点磨损、接线松动、部件老化等原因出现故障,影响正常通断或存在安全隐患。那么,
开关厂家小编介绍一下常见故障及成因分析:

一、开关不通电(按压后负载不工作)
常见成因:
触点氧化或烧蚀
触点(银合金或铜质)长期使用后,表面可能因电弧放电氧化发黑,或因过载(如控制大功率设备)导致触点熔化、粘连,无法有效导通。
表现:按压开关时手感正常,但负载(如灯泡)无反应,用万用表检测开关两端,导通时电阻仍为无穷大。
接线端子松动或脱落
接线时螺丝未拧紧,或电线接头氧化导致接触不良,电流无法通过开关传输至负载。
表现:轻拉电线时能感觉到松动,或开关面板内有轻微 “滋滋” 的放电声(接触不良导致的火花)。
弹簧或翘板机构卡滞
弹簧疲劳失效或内部积灰、油污,导致翘板按压后无法复位,动触点无法与静触点接触。
表现:按压开关时手感僵硬、无弹性,或翘板卡在中间位置,无法稳定保持 “开” 状态。
二、开关无法断开(负载始终工作)
常见成因:
触点粘连
过载或短路时,大电流产生的高温使触点熔化后粘连,无法分离,导致电路持续导通。
表现:按压 “关” 侧时,翘板能复位,但负载仍工作,且可能伴随开关发热(触点持续导通产生的热量)。
动触点与静触点错位
开关内部组件松动(如固定触点的螺丝脱落),导致动触点与静触点位置偏移,即使翘板复位,触点仍处于接触状态。
表现:开关外观正常,但无论如何按压,负载始终工作,无通断变化。
三、开关接触不良(负载闪烁或时灵时不灵)
常见成因:
触点表面氧化或有杂质
触点表面氧化形成氧化层,或积有灰尘、油污,导致接触电阻增大,电流不稳定。
表现:负载(如灯泡)忽明忽暗,或按压开关时需用力按住特定角度才能导通。
接线端子氧化或接触面积不足
电线接头未剥净绝缘层,或端子生锈,导致接线处接触电阻过大,电流传输不稳定。
表现:开关附近有轻微发热,负载工作时断时续,尤其在振动环境(如墙面松动)下更明显。
四、开关发热或有异味
常见成因:
过载使用
开关额定电流(如 10A)小于负载实际电流(如控制 2500W 以上电器),触点长期通过大电流,因电阻发热导致开关温度升高。
表现:开关面板发烫(温度超过 60℃),可能伴随塑料焦糊味(面板受热老化)。
短路或漏电
开关内部进水(如潮湿环境未用防水开关)或电线绝缘层破损,导致短路,电流瞬间增大,产生高温和火花。
表现:开关发热迅速,有明显 “烧焦” 味,严重时可能跳闸或引发火灾(需立即断电处理)。
五、指示灯故障(带指示灯开关)
常见成因:
指示灯烧毁
LED 指示灯或限流电阻老化、损坏,导致指示灯不亮(无论开关状态如何)。
表现:开关功能正常,但指示灯始终不亮,或仅微弱发光后熄灭。
指示灯线路短路
指示灯的连接线绝缘层破损,导致短路,可能同时影响开关主电路(如跳闸)。
表现:指示灯不亮,且合闸后漏电保护器跳闸,或开关有发热、异味。
六、开关面板松动或脱落
常见成因:
固定螺丝松动
安装时面板固定螺丝未拧紧,或长期使用后螺丝松动,导致面板与底座分离。
表现:面板晃动,能看到内部结构,严重时可能脱落(存在触电风险)。
底座与暗盒固定不牢
底座安装时未与墙面暗盒固定,或暗盒松动,导致整个开关随面板晃动,内部接线受力拉扯。
表现:按压开关时,整个面板连带底座一起移动,可能伴随接线松动的 “滋滋” 声。